一路追江赶海,感知中国发展。6月30日,“遇见中国·遇见新时代”中蒙媒体上海江苏行联合采访活动来到南通。蒙古国主流媒体的30位记者,用自己的镜头、笔触,探寻“江海明珠”高质量发展密码。
(资料图片)
认识一座城市,通常从博物馆开始;认识南通的城市历史和文化,就从南通博物苑开始。本次采访活动在南通的第一站,便是南通博物苑。以“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为办苑宗旨的南通博物苑坐落于南通的濠河之滨,由晚清状元,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南通人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踏入南通博物苑,就进入了别具一格的南通历史文化空间。博物苑从南到北,被称为南馆、中馆、北馆的老博物馆群,构成了中轴对称的南北一条主线。那是张謇时代留下来的近代建筑。历经100多年沧桑,这里用特有的方式记录下了南通发展的点滴。蒙通社网记者ts.恩赫图雅,在采访笔记上记录下自己对博物苑的“第一触感”,又将话筒对向采访团中的蒙古国、中国记者,记录下他们对参观博物苑的感受。
在博物苑一角,濠南别业二、三两层常设张謇生平业绩展。这里是张謇在南通最早的私人住宅,建于1915年。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下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张謇兴办实业,创办纱厂、垦牧公司、轮船航运公司、银行及面粉厂、酿造厂等,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的历程。“非常惊叹!”在了解到张謇规划了南通“一城三镇”城市格局,并将其打造成由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时,蒙古国今日网记者o.阿伦高娃说:“在100多年前,他有如此超前的眼光和让人敬佩的奋斗精神,把南通规划得这么好,了不起!”
让采访团中蒙古记者感兴趣的还有南通五山滨江片区的“巨变”。在这里,凭栏远眺,江岸葱郁,江水浩荡。对眼前的景象,蒙古国记者纷纷表示很难将其与“过去”联想在一起。
曾经的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还是港口、企业、民居交错相生的“背街后巷”。当时,一批企业集聚在狼山港周边,形成一个城市拓不开、港口长不大的困局。响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南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退出狼山港货运功能,拆迁“散乱污”企业,拆除河道周边各类违建,修复岸线,将本地居民都避之不及的“工业锈带”打造成外地游客也来争相打卡的“城市秀带”。
“如今,生态环保是世界发展面临的共同话题,我们希望在中国采访过程中,找到一些可以参考的案例。”蒙古国网络发展联盟秘书g.额尔登图雅说,通过对南通尤其是对五山滨江片区的第一印象,“感觉到这里的绿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很重视对于环境的治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大江之委海之端”,长江、黄海、东海三水激荡交汇,江海间,百里海岸线铺陈开来,万亩滩涂如画。“我们的数家媒体会将在这里采访到的情况传回到蒙古国内,之后我们也会加大对中国保护环境、环保事业发展的报道力度。”g.额尔登图雅表示。
采访团一行抵达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时,一艘货轮刚刚靠岸,汽笛声瞬间掩盖了港区上的各种声响……这引得采访记者纷纷“合影”。“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所以我对港口的发展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今天很高兴能来到吕四港了解了中国港口的发展情况。”额日格勒特网记者阿吉赛罕说。
吕四起步港区的建设,呈环抱式港池翼形布局,并设置防沙堤,通过支航道与深水航道相连,打造了良好的避风港。如今,这里已经实现了“公铁水、江海河”无缝衔接的集装箱转运体系。“港口的建设让我十分惊叹,不仅占地面积非常大、规划明确,还能容纳如此多的集装箱。”今日报记者d.米格玛尔吉日嘎拉在自己的采访笔记中写满了关于这次采访的内容,她说,目前今日报已经陆续发布了十多篇报道,之后还会发布长篇报道回顾采访中自己所看到的更为细致的内容。
“江海之汇、南北之喉”的南通,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元代,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也对这座城市留有“面积不大,但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十分充足”的记述。采访中,采访团不仅感受到了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在启东版画院、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感受到了南通浓厚的文化生活气息。“来到南通,看到版画和蓝印花布艺术的展示,看到这里的人民留下的生活痕迹被保留下来,非常开心。”d.米格玛尔吉日嘎拉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