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江西:到“十四五”末八车道高速总里程将居全国前列 全球快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19 16:01:09 来源:凤凰网

来源:信息日报

5月18日,由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江西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会上指出,江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出到“十四五”末形成“十纵十横十绕”的多中心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布局。■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文


(资料图片)

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十位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江西公路路网持续完善,水运短板加快补齐,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1.1万公里,居全国第十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31公里,打通了30个出省大通道;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1.86万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比例93.3%;农村公路里程18.53万公里,在全国率先完成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和农村公路“组组通”。

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960.6公里,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并运行,“两横一纵”(长江江西段、信江、赣江)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两主五重”(九江港、南昌港2个主要港口,赣州港、吉安港、宜春港、鹰潭港、上饶港5个重要港口)现代化港口体系加快形成,内河水运综合发展水平正加快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市市有绕城、县县双高速

据介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将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实施高速公路主骨架扩容工程,重点推进沪昆、大广、樟吉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升级,加快建成“十字形”八车道高速公路大通道。到“十四五”末,江西省八车道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进入全国前列,高速出省通道达到35个,形成“十纵十横十绕”的多中心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布局,基本实现市市有绕城、县县双高速。

实施普通国省道提升工程,重点提升普通国省道三级及以下路段等级,优化普通国省道网布局,提升路况和服务水平,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十四五”末江西省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比例分别提升至95%、65%以上。

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以县道三级和建制村通双车道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标准打造“畅安舒美绿”农村公路,“十四五”期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着力打造南昌-九江国际性门户枢纽

建设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网络。加快推进赣江高等级航道等级提升,开工建设赣江龙头山二线船闸、新干枢纽至南昌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进袁河、昌江等支线航道提升工程,争取尽快全面启动赣粤运河工程进入可行性研究。计划到“十四五”末,江西省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200公里,基本形成“两横一纵四支”内河高等级航道网。

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升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快形成以九江港、南昌港为核心的内河港口群,港口年货运总通过能力达到3.8亿吨。

加快推进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和南昌东高铁站2个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九江江海直达区域性航运中心和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功能。着力打造南昌-九江国际性门户枢纽,加快打造赣州、上饶、赣西组团全国性枢纽,着力建设一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一核三极多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运向铁路和水运转移

据悉,围绕加快形成“江西123出行交通圈”,江西将加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及城市公交等出行方式有效衔接,推动客运服务一体便捷化。加快现代化航道和港口设施建设,完善重点港口、物流园区集疏运体系,推进公铁、公水、铁水等多式联运,实现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计划到2025年江西省铁水货运总量占比提升至15%。

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鼓励运输企业发展旅游专线、观光巴士和观光游轮等“运游结合”模式,提升交旅融合服务品质。积极规范发展网络货运,培育“互联网+”现代物流市场新业态,加快推进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拓展多样化客运服务,鼓励和规范定制客运、网约车等采用新模式发展。

加快赣江、信江智慧航道建设

加快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加快赣江、信江智慧航道建设,推动构建航行保障信息感知和船闸联合调度体系。鼓励港口、机场、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支持智慧安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推广应用。

推动公路路网管理和出行信息服务智能化,完善道路交通监控设备及配套网络。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推动船岸协同、自动化码头和堆场的发展。

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95%

推广新能源车船,“十四五”期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95%,新增及更换的出租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83%。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开展氢能动力旅游船舶试点应用,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

制定修订公路、水路等重点立法项目,促进不同运输方式法律制度的有效衔接,完善综合交通法规体系。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智能交通等新领域标准制定,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推荐阅读